高台县城关镇紧盯破解流动党员集中联系难、活动开展难、管理落实难、作用发挥难的实际问题,从“点、线、面、体”多个维度持续发力,进一步抓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形更有效。
立足信息排摸“基本点”,理清流动党员“底数账”。“您好,这里是城关镇新建东村社区,我们接收到了您的流入信息……”该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服务大厅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窗口,落实专人一对一联系,常态化梳理流动党员底册,确保流动党员线上与线下数据匹配精准。
坚持动态摸排,针对县城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每季度在全镇开展一次流动党员集中摸排梳理,及时做好流动党员信息登记、联络纳管等。坚持主动联系,指导社区党支部书记用好“支部书记一封信、党员学习一套书、党员教育一音频”三份家书,在日常走访中通过发放《致外出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学习资料、发送录制音频等,手把手帮助完成线上报到,理好流动党员“底数账”。截至目前,全镇核实并纳管流入党员47名,流出党员31名。
牵牢教育学习“中心线”,建立流动党员“供给站”。
不久前,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居住的流动党员周长礼收到了医院西路社区党委寄来的学习资料包。“收到支部书记寄给我们的一封信、党员徽章、学习资料等,深刻感受到家乡党组织的牵挂,心里热乎乎的”周长礼说。为解决流动党员工作(居住)地点不固定、学习时间碎片化等问题,高台县城关镇按需施策开展送学、联学活动,线上依托“学习强国”APP、共产党员网、微信公众号、党员微信群等,及时推送精选优质课源,让流动党员能够随时、随地、随身学。定期组织流动党员通过视频参加主题党日,过“云组织生活”,每月利用微信群为流动党员推送“红色充电包”,持续打造流动党员“指尖课堂”。线下,该镇利用节假日返乡节点,采取党组织书记讲党课、集中学习研讨、返乡交流会等形式,组织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帮助流动党员强化身份意识,持续跟进学习,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延伸关心关怀“服务面”,织密流动党员“组织网”。
“党支部书记每季度都会给我打电话,了解我在这边的工作生活情况,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并听取我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长征路社区安民桥党支部党员常国晶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务工,他说,“在外漂泊,是家乡党组织给了我安全感。”
城关镇认真落实流出地党组织主体责任,采取“1+1”“1+N”的结对方式,组织党支部委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帮带”联系对子31对,通过与流动党员聊家乡事、拉家常话、说异乡情,准确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状况,定期走访流动党员家庭,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实现党组织与流动党员双向联系沟通,让管理更有温度。
此外,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成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设置流动党员服务窗口等,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来报到后,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关心我,邀请我参加各类活动,和邻居越来越熟络,平常也不再孤单了”流动党员丁鸿德说。在做好联络纳管等工作的基础上,该镇积极问需于流动党员,努力解决好流动党员的急难愁盼,摸排家庭生活困难、就业、子女看护难、作业辅导等问题8件,精准对接优质资源提供爱心托管、政策解答、就业指导、困难救助等服务12次。
汇聚力量凝合“共同体”,激活流动党员“先锋力”。
该镇各级党组织从流动党员的行业优势、自身特长出发,为乐于奉献的流动党员搭建平台,依托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微心愿认领”等实践活动,鼓励流动党员在服务发展中发光发热,逐步实现流动党员从“流入”向“融入”到“有为”转变。“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流动党员王志儒到新建东村社区报到后,主动提出担任九发家园“单元长”,积极收集居民对社区的意见建议,为社区治理提供参考。新建南村社区流动党员张双主动认领社区宣传岗,在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
下一步,城关镇将持续链接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丰富资源,邀请流动党员参加春节送对联、端午话家风、睦邻大集市等活动,帮助流动党员更好融入“大集体”,让流动党员真切感受组织关心。(张丽娇)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4月28日高台县城关镇:这场“春日植愈行动” 藏着幸福生活密码
- 2025年04月08日高台县城关镇:创新“双轨三级”机制推动环卫治理提质增效
- 2025年03月19日高台县城关镇:社区“小巷总理”用爱编织温暖网格
- 2025年03月11日高台县城关镇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环保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