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杨晓丽
近年来,民乐县以就业工坊为核心载体,创新探索残疾人帮扶与就业深度融合路径。依托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省级示范中心打造的辅助性就业工坊,通过“照护+就业”双轮驱动模式,既为残疾人提供家门口的适配岗位,助力稳定增收,又以专业照护解决家庭后顾之忧,让越来越多残疾人实现从“受助者”到“生产者”的蜕变。
走进民乐县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就业工坊,肢体残疾的李师傅正熟练地进行打码、贴标作业,这个“家门口工位”每月能为他带来约600元的额外收入。“以前在家全靠家人照料,现在白天上班、在中心吃饭,大家可以一起聊天,有人照护还能挣钱,每天都过得有滋有味,生活更充实、也更有信心了。”李师傅的感慨,道出了当地残疾人的共同心声。
这一改变始于2024年2月。当时,民乐县正午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依托日间照料中心,成立阳玖源日化用品有限公司就业工坊,专注洗衣液生产,正式开启“生活照料+辅助性就业”融合模式。针对残疾人身体状况,工坊专门设计灌装、包装、清瓶、装箱等低强度岗位,确保残疾人快速上手,如今不少人已成为生产线的工作“能手”。
随着“照护+就业”模式成熟,该中心已建成2个辅助性就业工坊,除洗衣液生产线外,新增正阳无纺布印刷项目,并通过“技能培训+岗位适配+团队协作”机制,帮助8名残疾人掌握实用技能、实现稳定就业。更值得关注的是,阳玖源日化用品有限公司就业工坊的销售收入,在支付工资后全部用于改善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条件,形成“就业增收—服务升级—更好就业”的良性循环,让助残事业摆脱单纯依赖外部扶持的困境。
“就业工坊不仅为残疾人铺就了就业路,更赋予了他们生活的底气。”民乐县残联副理事长白天祥表示,“未来将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持续完善和提升工坊建设,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让就业工坊成为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传递生活尊严的重要平台。”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1月13日民乐向水而为写好治水兴水答卷
- 2025年11月10日【图片新闻】民乐黑崖头村千亩玉米迎丰收
- 2025年11月10日园林绿化提质升级 兰州市民乐享“家门口”生态福利
- 2025年10月28日无人机飞播护绿 民乐县科技赋能“三北”工程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