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一企”到“培育一链”

张掖经开区“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
新装电子提示设备、新建二期项目、新招制瓶师傅……最近一段时间,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换了“新模样”。
一期日用玻璃生产车间,三条自动化生产线电子屏设备屏幕上滚动显示各类出厂瓶身型号、形状和大小,提醒初检包装人员注意检查油灰、黑点、凹口、歪头、斜底、肩线等。
初检人员借助电子屏上显示的检查要求,检查起来更有针对性,工作效率更高。
产品质量是一家企业的竞争力所在。“像之前客户反映的沙底、爆头等问题,我们及时反馈显示到电子屏上,初检人员根据电子屏上的提示,加强瓶底、瓶头检查,避免同类问题再出现。”包装车间主任杨晓昭说,包装车间60多人三班两倒进行初检包装,每人每班初检50至60箱。
经过配料、熔制、成型、冷却、质检等工序后,一个个大小不一、款式多样的玻璃制品陆续从传送带输送出来,初检包装人员仔细检查每一个产品。“只要看到有黑点、油灰、凹口等缺陷的直接进废品箱回炉,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品质。”初检员王芳芳说。
2024年10月,一期项目建成运行,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生产各类化妆品瓶、香水瓶等万余种玻璃制品。
“我们每天生产玻璃液40吨,制成化妆品瓶20万支左右,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说,依托石英石与新能源电力资源,公司投产以来采用纯电炉生产,自动配料、高温熔化、一体成型玻璃制品,年产值达1.5亿元,年利润达3500万元。
在张掖经开区全要素保障和贴心服务下,企业安心投资,持续生产,加快发展。
产业向新,聚链成群。
目前,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即将投入运行,三期项目也按计划启动实施。“我们正在加速培育打造集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力争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带动就业2000余人。”张超表示。
今年以来,张掖经开区围绕打造“363”张掖特色工业发展体系要求,深入实施“培大育强”工程,全力推动经开区“2+6”主导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截至目前,富地金虹、经创热力2户企业实现升规纳统;大弓农化、河西制药、金盛中药3户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琪时代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祁连牧歌被认定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河西硅业、远东城市管道、智鑫科技、启福生物等获批省级工业信息化专项。兰标生物、誉宇机械、格瑞尔被认定为市级绿色工厂、张掖经开区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园区。
“近悦远来”到“为凤筑巢”

张掖经开区循环经济示范园热源厂项目。
营商环境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企业。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张掖经开区,有一家企业的落地与成长,见证了当地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扎实实践。
张掖启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酵车间内机声隆隆,发酵罐不停运行,中控室员工各司其职紧盯电脑,精准控制每台发酵罐空气预过滤器,配料员精准配比原料……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药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生物发酵过程中染菌问题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因此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张掖启福生物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落地,厂房选址是关键。新建厂房耗时漫长,建设成本也让企业压力倍增。张掖经开区坚持以企业获得感为导向,迅速梳理资源,将一处原从事生物发酵但已闲置的厂区推荐给张掖启福生物技术公司,再通过法拍取得资产,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企业降本增效的双赢。
从选址到投产,这家企业仅用9个月时间。2024年7月,该公司一期1000吨利福霉素S钠盐项目顺利投产。
生物制造产业耗电量大,生产过程不能断电。面对企业提出的双电源用电需求,当地政府主动对接电力部门,开启“加速模式”。
如今,该公司年产值达3亿元,利税4000万元,二期项目计划明年启动建设。
从一纸蓝图到产业新引擎的蜕变,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服务效能的不断提升。“张掖经开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底气更足。”张掖启福生物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甘肃富地金虹日用玻璃生产项目在落地推进过程中,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张掖经开区大力支持,全力做好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为项目落地投产创造了良好环境。公司营业执照在一天内完成办理;为公司规划光伏发电基地,降低用电成本;帮助引进玻璃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项目,力争形成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的产业集群,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
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表示:“玻璃制造行业生产线上如熔窑、退火窑等关键设备需要持续运行,需要配备双回路双电源来确保供电稳定。张掖经开区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保证了持续生产。”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张掖经开区以实打实的举措和数据,彰显了改革的力度与成效。
今年以来,张掖经开区深入推进“店小二”“保姆式”全过程帮办代办制,精细化提升“一站式”办理水平,有效缩短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时间,远程代办招商项目公司营业执照实现“即传即办”;建立提前介入和容缺办理机制,形成单一窗口全项受理、专业审查团队支撑、严格把控终身负责的审批运行模式,29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多部门工作合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工作,拨付各类奖补资金1.04亿元,全力保障园区企业稳定有序发展。
从项目落地、企业培育到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张掖经开区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一家家企业创新活力涌动,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张掖经开区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经开区统筹县级工业园区发展和“飞地经济”等改革,园区下属国有公司资产达到10.26亿元、上半年实现经营收入3035.36万元;统筹县级工业园区2024年度考核顺利完成,引入的甘肃纳塔新材料、海槿生物甲醇等3个“飞地经济”项目完成投资2.21亿元,正在按时序推进;创新实施“一张蓝图把控+区域评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出让、“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项目建设“承诺制”等改革举措。今年出让“标准地”1752亩,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17亩,项目手续办理时限压缩至25天以内。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10月15日【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张掖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 2025年10月14日张掖营商环境“暖心速办”获点赞
- 2024年12月11日【图片新闻】“巨无霸”变压器落户甘肃电投张掖电厂
- 2025年10月09日【图片新闻】甘肃农垦张掖农场苹果梨园进入丰收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