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张掖  >  张掖要闻

张掖:激活消费潜力 释放经济动能

 2025/04/23/ 22:04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 王晶晶

张掖:激活消费潜力 释放经济动能

  张掖日报记者 王晶晶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对于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我市紧抓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创新实施“筑基、育市、创新、扩能”四大工程,通过完善消费生态链、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全力推动消费提质增效扩容升级,交出了一份提振信心的“消费答卷”。

  筑基工程:构建全域消费新格局

  改造升级后的甘州区明清街游人如织,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与现代灯光艺术交相辉映,非遗工坊里游客亲手制作彩陶,特色餐饮区飘来搓鱼子的香气。“以前这里就是条老街,现在既能感受文化底蕴,又能打卡网红餐厅,周末全家都爱来这里逛。”市民王女士感慨道。

  这正是我市优化商业布局的生动缩影。通过打造“一核多点”消费矩阵,甘州区建成金张掖国际大厦等综合体项目,引入盒马鲜生等知名品牌,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临泽、高台县建成6个县域商贸中心,构建起覆盖县乡村的三级物流网络,新乐超市等企业在乡镇开设直营店42家,让山野特产搭上冷链物流“快车”。数据显示,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7%,城乡消费差距持续缩小。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商圈”建设成效显著。甘州商圈接入大数据平台后,商户客流量提升25%,停车位周转率提高40%。“贺桥鲜生”实现30分钟生鲜配送全覆盖,“敬馨管家”家政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0万,数字化转型正重塑传统消费模式。

  育市工程:激活市场主体新势能

  走进张掖国际物流园,满载农产品的冷链货车正驶向长三角地区。“我们打造的‘甘味出塞’供应链,让高原夏菜48小时直达沿海市场。”园区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小升限、个转企”培育计划,今年新增限上企业86家,培育本土品牌32个。像张掖本地的孙记炒炮、苗式卷子鸡、菜根香臊面包子等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符合现代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消费供给的提质升级带来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文旅融合方面,依托七彩丹霞、马蹄寺等景区,推出沉浸式非遗体验等特色产品,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景观,还能参与购物、餐饮、民俗体验等消费活动。同时,体育赛事与商贸消费的融合也取得良好成效,通过举办自行车赛、马拉松赛等体育赛事,吸引大量游客和运动爱好者,带动了相关餐饮、住宿、体育用品销售等消费的增长,拓展了消费新空间。

  创新工程:培育消费升级新引擎

  “扫码领券最高减500元,这次换新车省了笔开支。”刚在4S店完成置换的李先生说。今年,我市制定印发《张掖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项行动方案》《张掖市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等4个实施细则,争取超长期国债支持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9775万元。

  除汽车消费外,家电以旧换新覆盖全市200家门店,节能家电销量增长65%,“绿色消费”渐成风尚。

  从年初制定的四季主题促消费方案,到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域营销矩阵,去年,我市开展各类促销活动1072场,发放消费券超17万张。特别是在数字消费领域,“网上菜场”“云逛街”等新业态蓬勃兴起,社区团购渗透率达6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动能。

  提质工程: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夜幕降临,甘州区的灯火渐次点亮。美食街香气四溢,文创市集人头攒动,露天影院笑声不断。“现在的夜晚比白天还热闹!”市民刘先生对城市夜经济的变化赞不绝口。

  消费环境的持续优化带来民生福祉的提升。通过建立“15分钟消费维权圈”,投诉处理时效缩短至24小时;开展“诚信商户”评选活动,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126家。第三方调查显示,消费者满意度达92.6%,“买得放心、用得舒心”成为市民共识。

  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消费供给侧改革,重点培育智能家居、国潮文创等新增长点,规划建设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通过构建“品质消费+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体系,让消费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奋力谱写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张掖的崭新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