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张掖  >  县区聚焦

张掖市甘州区: 做好黑河“水”文章

 2025/03/26/ 16:58 来源:张掖日报 张 玲

甘州: 做好黑河“水”文章

  张 玲

  黑河如带向西来,河上边城自汉开。

  从祁连深处奔涌而下,黑河集祁连冰川雪水万涓溪流,成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它,阻止着巴丹吉林沙漠南侵,维护着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成为生态安全的“卫士”。千百年来,在黑河水的孕育和滋养下,“塞上江南”金张掖甘州区成为河西走廊一颗耀眼的明珠。

  近年来,甘州区以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目标,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抓手,在制度体系建设、精细化管理和节水意识提高等方面苦下功夫,不断细化全区域、全行业、全过程深度节水控水举措,聚力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新标杆。

  春日的甘州,灌区现代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笔者在建设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械设备,对中型和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上三、花寨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按计划顺利完成,西浚、盈科、大满等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智慧水务的引入为水资源管理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在西浚、上三等智慧灌区示范点,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预警预报等功能的不断完善,实现了对水资源的精准调度和高效利用。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农业灌溉从“粗放型大水漫灌”向“精细化小水滴灌”的全面转型。

  据统计,甘州区坚持以水定产,优化种植结构,稳步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压减洋葱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9.62万亩,实现亩均节水200立方米,节水率达30%以上,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63。

  “2024年,甘州区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和‘县域统一管理专业化’模式,让农村居民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好水’的转变。目前,河东水厂(一期)已试运行,河西片区供水管网及小型引调水工程(二期)计划年内竣工运行。”甘州区水务局局长赵乾升介绍,“这些项目建成后,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规模化覆盖比例将达100%,每年可压减地下水1400万立方米。”

  节水不仅是一项政策要求,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行动。在甘州区各中小学校园,节水教育已被纳入课程体系,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从小养成节水的良好习惯。在社区,甘州区水务局组织开展节水知识讲座、节水器具展示、节水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向居民普及节水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营造全社会共同节水的浓厚氛围。

  工业企业的生存发展,水是最重要的构件,“再生水”也成为企业的“生命水”。这几年,张掖电厂采用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扩容改造新型节水技术,年用再生水480.1万吨,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现在提升到98.6%。2019年,该厂荣获甘肃省节水型企业称号。

  “公司采用湿冷机组,夏季因为室外环境温度高,用水量大,冬季环境温度低,用水量相对较小,公司年用再生水量为480万吨,日用水量大约在1.5万吨。”甘肃电投张掖发电公司发电部化学专工刘洁群说。

  为解决水资源匮乏难题,近年来,甘州区从配套完善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等方面入手,先后实施张掖市污水处理厂一、二期提标改造和三期扩建项目,年生产再生水3500万立方米。经过多年持续探索,逐步建立起再生水生产、再生水资源配置的供水调度体系,让每一滴水发挥出最大效益,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同时,甘州区全面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以党政机关为先行试点实施饮水机尾水二次循环利用改造,蓝山公馆雨水收集系统建成投用,昆仑生化用水单耗下降至37.7%。结合全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和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按照“以需定供、分质用水、分类利用”原则,统筹推进水生态治理项目等“6+1”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建设。获得节水奖励补助380万元,全年再生水利用量达1450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了42%。

  以水定城、以水定林、以水定绿、以水定产。甘州区始终把节水当成突破水资源瓶颈的关键一招,做好黑河“水”文章。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