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城关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为民、便民、安民”服务理念,五措并举融合多方资源力量,推动为民服务由“独角戏”变为“大合唱”,努力把为居民群众服务的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共驻共建”凝聚为民服务合力。持续深化“党建联建、服务连心”行动,聚合吸纳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物业企业负责人、热心居民等力量积极参与,全覆盖构建了“县级包抓领导+社区党组织+共驻共建单位+党员群众代表”四方联动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全面落实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围绕“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挖掘共驻共建单位力量、资源等优势,以双向认领服务项目的方式开展“契约化”共建,推动130个党建联建单位资源融入社区治理,共同解决“小区绿化带补植、污水管网更换、健身器材维修”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操心事62件,形成了党建引领为民服务的强大合力。
“阵地赋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建立完善“1+9+X”党群服务阵地体系,采取“撬动社会资源+挖掘社区内生资源+盘活社区阵地资源”的方式,按照“社区搭建平台+社会组织提供低偿服务+社区居民自愿参与”的原则,吸纳六艺艺术培训中心、曼巴篮球俱乐部、心之语婚恋工作室等7家社会组织入驻社区,提供儿童托管、兴趣辅导、婚恋介绍等服务18场次。坚持“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积极推行“710”错时服务(每周7天、每天10小时),联动21个社团、1个老年协会,将更多更好的共享式活动办在了居民家门口,做到了群众心坎上,为居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有温度有质感的服务。
“协同共治”激活为民服务动能。不断丰富城镇社区“枫桥经验”内涵,聚焦“遇事有人管、有事好商量、实事有力度”三个维度,积极挖掘老模范、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战士等“五老”人员,组建成立“陈合珍说事室”“和事佬调解室”“骥千里工作室”等6个居民自治平台,以“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为工作遵循,有效解决居民群众“牢骚事”、邻里“烦心事”260件,调处率99%。搭建沟通“新桥梁”,依托惠民高台小程序,融合民情恳谈会、居民议事会,纵深推进“周五说事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三官一师”等群体作用,定期深入60个网格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收集、办理、处置、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多方协同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畅通了基层治理“微循环”。
“筑牢防线”疏通为民服务梗阻。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找准疏堵结合点,破解“飞线充电”难题,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因地制宜、安全惠民”的原则,采取“分户引线架设自用充电盒、集中架设智能充电桩、第三方架设商用充电桩、已有充电桩调价”等多种形式,推动辖区266栋楼架设居民家用充电桩,“飞线充电”问题整治呈现出群策群力的良好态势。以“三进”活动为抓手,建立“一户一单”问题反馈机制,安全“检查+宣传+整治”同步推进,联合消防、应急、市场监管排查人员密集场所180余次,跟踪督促整改239个安全隐患,安全宣传进家庭2000余户,有力保障了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活动引领”释放为民服务能量。立足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需求目标,以“讲政策入心、评典型凝心、帮难事暖心、乐文化悦心、庆节日聚心、赛技能齐心”为内容,依托“七彩”志愿服务队,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心”品牌内涵。创新实施文明实践“微光行动”,探索推行“一制四微”工作法,依托“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组织“‘微团队’+社会组织+社区团体”,规范实施假期“爱心托管课堂”“共享奶奶”“的的·爱心护航”等接地气、暖人心的志愿服务项目,为居民及新就业群体提供订单式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次,受益居民3000余人次,用实际行动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添砖加瓦。(张丽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4年06月21日高台县城关镇:“拆旧治乱”焕新颜 “魅力城关”美可期
- 2024年06月07日高台县东苑社区开展“端午童行动 文明共传承”亲子主题活动
- 2024年05月09日高台县城关镇打造“便民生活圈” 助力居民幸福“出圈”
- 2024年04月26日高台县城关镇东苑社区:“党建+物业”赋能基层“微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