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张掖  >  张掖市

产业活起来 群众富起来——张掖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2020/11/20/ 10:29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钱晓萍

产业活起来 群众富起来

——我市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综述

  张掖日报记者钱晓萍

  在山丹县位奇镇,致富能人周渊学投资建设的甘肃龙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养殖场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发展草畜产业,目前累计带动附近村社贫困人口务工1500余人次,每位务工人员可增加年收入6000元以上。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一改昔日村屋破落的旧模样,借着毗邻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等区位交通优势,以村级旅游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建设特色民宿、打造特色街区、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全村4户1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村子发展吸引近四成外出务工“80后”返村创业……这是我市发展扶贫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将产业扶贫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户长期增收的重要抓手,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优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措施,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经营主体,吸引贫困农户参与产业发展,促进扶贫方式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力支撑。至目前,全市依托种养业+劳务输出模式实现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达11303户40168人。

  统筹谋划 构建产业扶贫大体系

  我市以县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为目标,全力培育壮大扶贫产业,把贫困村产业发展纳入重点产业培育体系,加快发展以玉米制种、绿色蔬菜、肉牛养殖、优质牧草“四个百万”工程和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小杂粮、优质林果、花卉“六个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的绿色生态农业,着力打造绿色蔬菜和优质肉牛“两个百亿级产业体系”。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按照“户有增收产业、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发展思路,制定完善“一户一策”巩固提升计划,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增收产业,使贫困户、贫困村特色产业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总种植面积的60%以上。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发展“五小”产业1680个,涉及贫困户1573户,实现收入282.71万元,切实构建起以“六大区域特色产业”为主导、“五小”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扶贫体系。

  此外,随着旅游市场的外延扩展,我市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农村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资源,以生态休闲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通过指导示范、典型培育、开发特色产品等措施,将生态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能有效带动贫困农户参与的乡村旅游模式,为精准脱贫和农民可持续增收打开新门路。至目前,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493家,休闲农业从业人员4765人,其中农民就业4274人,带动农户11798户,农副产品销售收入8908.34万元。

  创新模式 提升产业带“富”效应

  甘州区花寨乡柏杨树村是省列贫困村之一。为让全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真正脱贫致富,村“两委”班子谋划引进张掖春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对口帮扶,成立柏杨树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精准扶贫户探索发展高原夏菜种植,通过“三变改革+精准扶贫+特色产业”模式,去年,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11973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15713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致富。村党支部书记鞠兴告诉记者,柏杨树村从全乡最穷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到富裕村的蜕变,最大的受益是走产业扶贫之路,收入一翻再翻的同时,发展思路也越来越宽,下一步计划创建万亩高原夏菜展示区和农耕文化体验区……

  为充分发挥扶贫产业带动带富效应,我市建立健全贫困人口利益联结机制和新型经营主体带贫机制,在持续扶持壮大前进牧业、祁连牧歌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集群,成功带动3320名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有序清理“空壳社”、规范一般社、扶持较强社、发展联合社,助推合作社提质增效,带动贫困村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就业1882人,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4305户。加快扶贫车间建设,吸纳4147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坚持脱贫攻坚与农村“三变”改革相结合,构建“市场主体+村集体+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产业,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以土地入股、宅基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力入股等形式的改革试点,初步培育出临泽县南台村“三变+乡村旅游”、古城村“三变+戈壁农业”,甘州区前进村“三变+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柏杨树村“三变+精准扶贫+特色产业”等模式的示范典型,让贫困户共享改革“红利”。至目前,全市561个试点村开展了“三变”改革,带动贫困户1.24万户,获得入股分红收益664.2万元。

  “电商+扶贫” 打通助农增收“最后一公里”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市贫困村网店交易额达872万元,其中农特产品网销交易额37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23%。的确,一根网线、一块屏幕、一部手机,打通的是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路”,也必将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农具”。

  我市积极探索“电商+产业”扶贫新模式,以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为重点,以拓展贫困群众电商创业就业能力、增加贫困户收入为目标,狠抓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电商经营主体培育、农村网络物流设施等电商发展工作,多渠道打开农产品销路,有效促进贫困户增收,建成农村电商网店395个,实现贫困乡镇村电商服务全覆盖。鼓励引导本土电商平台建设,以市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为主体,先后建成张掖农特产品供应分销平台、张掖市电商扶贫同城网销平台。市电商扶贫同城网销平台目前入驻农户和合作社54户、农产品生产企业19家,产品中涉及贫困户自家种养的蔬菜、瓜果和制作的烧壳子、油果子、青稞面搓鱼等特色产品117款。以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为主体,指导帮助农户做好产品挖掘、价格核定、产品包装等工作,免费提供产品审核、美工设计、详情上传等电商服务,先后建成运营甘州黄豆果蔬、民乐特产馆、“扁都云”民货优品商城、高台七日优品、山丹丹城优品、肃南裕藜香等一批区域扶贫电商平台。以点对点帮扶服务为抓手,组织指导县区重点电商企业与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签订帮扶协议,建立电商运营服务精准帮扶机制,帮助农户切实扩大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提升电商扶贫成效。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