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张掖  >  甘州区

甘州区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整治见闻

 2019/12/05/ 15:24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刘枫 马岳荣

立行立改加速推进

——甘州区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整治见闻

  本报记者刘枫 马岳荣

  近日,记者在甘州区沙井镇水磨湾村五社兰新高铁高架桥下看到,几台挖掘机往来穿梭,清理铁路沿线房屋拆迁后遗留下的垃圾,56岁的村民王绪彪正跑前跑后帮助拆迁户清理零碎物件……

  “毕竟住了几十年,确实有些不舍,但是住在高架桥下,不但自己不安全,还影响了高铁沿线的安全,早拆早省事。”王绪彪是水磨湾村五社18户拆迁户中其中一户,在这次专项整治行动中,他积极配合,带头拆除了自家的房屋,并热心帮助村民帮运东西。

  “此次整治行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区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我们从做群众思想工作到拆迁完毕,仅仅用了十五天的时间。”沙井镇镇长戎胜国告诉记者。为了顺利推进工作,沙井镇严格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成立六个专项领导小组,紧盯问题导向,做足群众工作,全力推进整改整治工作,至目前,高铁沿线涉及该镇的八个安全隐患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甘州区沙井镇水磨湾村五社是兰新高铁的必经之地。2010年,兰新高铁开始修建时,涉及该村23户农户房屋需要拆迁,由于铁路以高架桥的形式通过,当时只有占桥墩地基的5户进行了拆除,其余18户虽然领取了补偿款,但一直没有拆除。

  今年,在开展兰新高铁甘州段和兰新铁路(武嘉线)甘州段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中,铁路部门交办甘州区的两条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157件,其中沙井镇水磨湾村五社的这一区域被作为整治重点。“为了加快拆迁进度,村上每天组织60人帮助拆迁户收拾东西,这次拆迁,将彻底解决全村高铁沿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谈起这次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整治,沙井镇水磨湾村党支部书记胡国庆说。

  连日来,甘州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把抓好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整治作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际行动,组织召开专项整治会议,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兰新铁路甘州段沿线安全隐患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交办兰新铁路(武嘉线)甘州段沿线安全隐患问题整治任务的通知》,对开展高铁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各单位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区委主要领导带领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高铁沿线调研检查兰新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并现场办公,对整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现场交办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各有关乡镇第一时间现场梳理本辖区内所有交办的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对铁路沿线违规侵限农田、自然条件下产生安全隐患的建筑,以及违规违法堆积的木材、柴草、生活垃圾等,积极与相关农户、企业负责人沟通衔接,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扎实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引导群众支持配合整治工作。全区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积极配合开展安全隐患问题整治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了隐患问题整改落实。区上成立2个专项检查组,开展督导检查5轮次,督促各单位认真落实整治责任和措施标准,推动整治任务按时保质全部完成。同时,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和验收销号机制,确保隐患整治不留死角、无遗漏。至目前,通过专项整治,铁路部门交办我区的两条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157件,已整改134件,其中兰新高铁甘州段74件已全面完成整改整治任务、兰新铁路(武嘉线)甘州段82件已完成整改60件。

  在专项整治过程中,区上以全省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现场推进会召开为契机,将铁路沿线环境问题治理纳入此次专项整治范围,按照“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的要求,全面发动铁路沿线乡镇干部群众,集中对铁路沿线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及柴草堆等废弃物进行清理整治,切实改善了铁路沿线环境卫生面貌。同时,建立健全铁路沿线环境卫生保洁长效化机制,坚持"定人、定岗、定区域、定标准",严格落实定期巡查检查制度,常态化组织干部群众对铁路沿线环境卫生进行清理,不断巩固提升整治成效。至目前,全区共出动干部群众3000多人次、各类运输车辆150辆(次)、挖掘机90辆(次),清理柴草63堆,捡拾垃圾1.2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干净整洁、安全稳定的环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