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张掖  >  张掖市

张掖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2019/09/23/ 11:21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李颖

强化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

——我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助力脱贫攻坚纪实

  本报记者李颖

  肃南县社会救助实行2000元以下临时救助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压缩了审核审批层级,减少了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同时,对因意外突然造成生活困难的急难型救助对象,实行先救助后审批流程,确保不因临时突发性困难而导致贫困。这是我市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务实举措。今年,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等制度性救助达8.9万元,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各种应急性救助年均约12万人次,上半年支出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74亿元。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524元,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保障保障标准4020元、3816元;城乡特困供养基本生活年保障标准8174元、5226元,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和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基本实现收入上的“政策性脱贫”。

  织密织牢农村低保兜底保障网

  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将农村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按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农村低保标准经过多次调整,年补助水平从最初600元提高到4020元,稳定高于扶贫标准。统筹运用“3+1”综合测评、低保家庭困难状况评估指标体系、动态管理等办法,精准认定保障对象,破解低保对象认定难问题。狠抓低保专项治理,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冲刺清零,集中治理“错保”“漏保”“人情保”“关系保”。严格落实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实行符合条件“五有户”享受低保、一二类对象退出或调整保障类别市级备案。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农村低保标准后,落实渐退机制。

  织密织牢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保障网

  全力推进敬老院整合,推行“中心敬老院制”办院模式,实行跨乡镇集中供养,全市农村敬老院由原来的41所整合到21所。推进供养机构法人登记,构建与敬老院发展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将敬老院管理权限由乡镇调整为县区直管。按照“分类定标、差异服务”原则,依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将照料护理标准划分为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三个档次,制定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两套照料护理标准。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对集中供养特困人员,落实招聘人员的具体薪酬标准和社保待遇;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委托第三方社会组织落实定期走访探视制度,全面提升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服务水平。

  织密织牢临时救助救急解难保障网

  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全覆盖、托底线、救急难、扫盲区、补短板作用,及时有效解决城乡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全面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将遭遇特殊困难的重点民政对象、低收入对象、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临时救助数据库,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将乡镇街道审批额度由500元提高至1000元,县区民政部门审批额度由5000元提高至1万元,最高救助标准2.5万元。对重大疾病患者实行二次救助,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切实筑牢社会救助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

  织密织牢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网

  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补贴范围。加快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两项补贴制度信息化管理水平。会同相关部门和残联组织通过政府补贴、购买服务设立公益性岗位集中托养等多种方式,为其提供集中照料及日间照料、邻里照护等社会化照料护理服务。深入实施“福康工程”项目,将其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做好福利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工作,福利机构残疾人的康复保障水平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织密织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网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和关爱服务体系,巩固“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成果。配齐配强儿童工作队伍,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动态管理,定期走访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协调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应急处置、临时照料等关爱帮扶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逐人签定《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落实监护责任。逐步健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孤儿保障标准。实施“金秋助学”和扶贫帮扶点助学计划。

  织密织牢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保障网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百院万床”改造提升计划,进一步优化农村养老机构床位设置,提高服务质量。建好管好用好农村互助老人幸福院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发展互助养老服务。建设养老服务平台,提升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落实家庭赡养、监护照料法定义务,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完善信息台账。落实农村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安排有需求的老年人优先入住公办养老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

  建立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协调机制

  建立市县乡三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强化民政部门在兜底保障中的统筹职责,形成制度功能充分发挥、资源充分整合、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合力保障的工作格局。建立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机制,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加快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民政与卫生、计生、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审核甄别能力。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网络作用,依托市县乡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多渠道掌握困难群众信息,让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把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推进,统筹协调、精准发力,切实提高社会救助实效。建立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加大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支持引导力度,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脱贫攻坚大格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