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张掖  >  甘州区

甘州实施“两拆两改两治两提升”行动改善人居环境纪实

 2019/07/31/ 15:48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朱兴忠 刘枫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甘州实施“两拆两改两治两提升”行动改善人居环境纪实

  本报记者朱兴忠 刘枫

  盛夏时节,走进甘州区碱滩镇普家庄村秺侯驿文化产业园,园区丹凤花海、见龙屈溪景观带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一幢幢粉刷一新的房屋错落有致,一排排高标准建设的太阳能路灯笔直树立,硬化的柏油马路在太阳的照射下泛出淡淡的沥青味,忙碌的村民们奔走在田间地头,欢声笑语回荡在乡村……今年,甘州区大力实施“两拆两改两治两提升”行动,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拆除老旧房屋和废旧棚体、改造建筑风貌、整治坟头墓地,全面落实农村垃圾“户装袋、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机制,整合资源、强化举措、汇聚力量,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激发了广大群众洁净家园的内生动力,掀起了持久不衰的优化人居环境热潮。

  示范带动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走进市、区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带建设的重点示范项目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一栋栋仿古民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耀眼,民宿街区建设已完成房建工程、植树绿化、基础配套设施。景观水系、道路硬化、照明亮化工程正同步进行。“现在我们不仅住上了干净整洁的房子,还吃上了旅游饭!”村民谈吉毅由衷地感叹,“我已经在特色街区申报了一套民宿,一套商业门店,等装修好后打算和丹霞景区的大酒店合作,搞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去年以来,该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高铁高速、甘平公路、张大公路等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国道227线和213线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出城口道路拓宽改造、空置房处置拆迁、庭院环境建设、村庄绿化为重点,统筹项目资金,集中各方优势,因村施策,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打造宜居新农村。区上制定下发《甘州区高铁高速和甘平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对高铁高速、甘平公路及张大公路进行先整先治。至目前,已整治坟头墓地8539座,拆除废旧日光温室548座,拆除老旧房屋218院,改造农房建筑风貌156院,改造农房后院159院。积极开展绿化美化提升,建成绿色通道25公里,栽植防风林带5.3公里,栽植各类乔木11.7万株,灌木145万株。全力推进农村空置房处置。按照“占新拆旧、一户一宅、搬迁复垦”的工作方针,集中对上秦、长安、梁家墩、新墩、甘浚、党寨等乡镇空置房进行处置,有序开展拆除和复垦工作。已拆除空置房农户171户。同时,结合棚户区和出城口改造及新区建设,历年累计拆除空置房、旧房6392户,复垦1825户,复垦面积1097亩。

  采取“畜禽进小区、后院变庭院”等方式,先行集中解决两条示范带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院落破旧、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以227线、213线为重点,突出特色,分步开展田园建筑示范项目建设,推广有乡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村建筑。新墩镇双塔村特色民宿项目108院民宿自建房主体工程已完工,甘浚镇速展村特色街区建设项目已建成108栋民宿,碱滩镇普家庄村106户农户民居前后院风貌改造正有序推进,全区共完成风貌改造270院,高速高铁沿线2144户房屋屋顶加挂灰色防水树脂瓦,进行“平改坡”改造。全面实施村庄绿化,组织干部职工、教师学生、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至目前,18个乡镇完成成片造林3016亩、农田林网2214亩、绿色通道159.7公里、四旁植树23.15万株、义务植树94.8万株,环城防护林已完成绿化面积3160亩,栽植各类苗木11.2万株。

  治理垃圾健全农村人居环境 管护清洁长效机制

  “以前,碱滩集镇通往新沟农场的路上,满眼都是粪便、烂菜、地膜、树根,一到夏天都得捂着口鼻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牲畜实现集中养殖,后院也清理干净了,连空气也变新鲜了。”碱滩镇普家庄三社社长常俭说。上秦镇大力弘扬“乡贤文化”,成立以乡贤群体为重点的村民理事会,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通过入户沟通、电话沟通等方式做农户的思想,并通过先进典型带头完成整治任务,引导群众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墩镇实行周评比、月通报、年考核督促检查制度,建立联村领导包村、干部包社到户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政府财政年度投入机制和群众协商投资机制,聘用专兼职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发现和整治环境问题692个,两年回收废旧地膜175.5吨,清运陈年垃圾3万多吨,绿化土地800多亩,拆除违章建设392宗,全镇33个居民住宅小区污水全部实现城网收集,住宅小区、居民院落、待建空地、集镇村庄、田头地埂等重点区域基本实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三无”整治目标。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和环境卫生保洁清洁长效机制,大力整治村容镇貌,纵深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为18个乡镇配套压缩式垃圾车23辆,建设垃圾收集点159个,配套垃圾斗1986个,购买垃圾筒12000多个,成立环卫保洁队伍258个,聘用环卫保洁人员2439名。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垃圾处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农村“卫生有人扫、垃圾有车运、倾倒有场地、经费有保障”的环卫机制,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覆盖、全域达标。

  改厕治污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走进上秦镇庙儿闸村三社,技术人员正帮村民安装改造后的新厕所。71岁的庙儿闸村村民张菊良乐呵呵地说:“以前的旱厕很不卫生,一到夏天蚊虫又多又难闻,改造后,干净又方便,党的政策真是好。”庙儿闸村党支部书记王武绪说:“近日,我们先对村上两个社进行集中改厕,一个社安装先进的旱厕,一个社装成水冲式厕所,经过老百姓试用和广泛征求意见,最终选择一款最实用最方便的厕所在全村进行推广。”

  近年来,该区学习借鉴成功经验,结合实施“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推进旅游厕所从城市、景区向农村拓展,至目前,全区完成改厕51339座,年内计划建成农村户厕12735户,农村公厕198座。同时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集中整治畜禽污染,按照“收集——处理——利用”的方式,加快推进区域性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建设进度,探索形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旧农膜综合处理、田间尾菜综合处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真正实现农业废弃物高效资源化利用,推动全区农业经济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PH值为6,水质合格……”近日,记者来到三闸镇天桥村污水处理厂,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检测处理后的中水水质,只见不远处,一股清流汇入氧化塘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

  “天桥村污水处理厂由我们统一管理后,高峰期每天能处理100吨生活污水,污水归集率达100%。”甘肃环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伍彦介绍,该公司自去年11月作为第三方运营单位接管天桥村污水处理厂后,每天都有专业人员投药、培养微生物、检测水质等,处理后的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标准。

  “近期我们对剩下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托管运行,实现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第三方托管运营全覆盖,确保污水处理设备能够高效运转,保障农村水环境安全。”市生态环境局甘州分局农村生态站站长刘军介绍。

  为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环境,近年来,该区将农村小康住宅楼坑塘污水治理作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头戏”,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多措并举开展坑塘污水治理工作。针对全区已建成的68套污水处理设施,公开招标确定第三方运营公司进行逐步托管运行。对未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及人口集聚地已启动实施甘州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PPP项目,采用PPP项目BOT运行模式,最终实现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全覆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